稍晚一些时候,俄罗斯塔斯社发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:俄罗斯军方发表了一份措辞极为强硬的声明,宣称其卫星遭到了不明组织的非法攻击,导致大约 150 颗军用和民用卫星失去了联系,甚至不排除这些卫星坠毁的可能性。
这一事件给俄罗斯方面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。
俄方在声明中表示,他们将加大技术追查力度,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,同时保留随时采取对等报复措施的权力,对背后的势力及其个人予以无情的打击!
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球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然而,对于普通民众来说,他们对这则新闻的理解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,将其当作一条普通的新闻来听。
毕竟,卫星这种高科技领域的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太过遥远和陌生。
但对于各国的情报机构来说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
他们必须对这则消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。
俄方卫星遭受袭击,究竟是黑客所为?还是使用了激光武器?亦或是其他未知的手段?
世界上有能力实施此类行动的国家屈指可数,不超过五个。
而且,这则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也有待进一步核实。
尽管如此,就目前的嫌疑来看,几乎不可能将罗杰和他的公司列入怀疑目标。
毕竟,要实施如此大规模的卫星攻击,需要极其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实力,而罗杰和他的公司似乎并没有与之相关的技术能力。
罗杰随意地扫了一眼这则消息,并没有过多的关注。他的心思完全被科研基地里的事情所占据。自从格瑞丝那台强大的“超导量子计算机”开始正常运行后,基地内的许多科研项目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。
以物理实验加工厂房为例,那里的“战斗无人机”利刃-1号生产线,原本每天大约只能下线30架。
但如今,在量子计算机的模拟优化下,整个机型已经进行了两次重大改进,不仅生产工艺和流程得到了显着提升,连外形也经过了多次改良。
现在,这条生产线每天能够下线的无人机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5架!
更令人振奋的是,根据格瑞丝的精确计算,要实现全球“天网”的无死角覆盖,最少需要1024颗卫星。
不过,与马思克未来的“星链”计划有所不同的是,罗杰的这些“卫星”具有高度的机动性,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轨道和位置,从而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和任务要求。
马思克的星链卫星主要依靠太阳能板来蓄能,其电池、功率以及处理器的能力都相当有限。
相比之下,罗杰这边的“卫星”则采用了最为先进的“电能无线传送技术”,这使得它能够拥有充足且源源不断的电能供应。
更为重要的是,这种“卫星”的最佳使用状态需要 9216 颗卫星协同工作。
在这种理想情况下,每颗卫星都能够连接 5000 个中转器,而每个中转器又可以直接与 40 台终端相连。
简单计算一下,这意味着理论上可以为地球上多达 18.423 亿人提供卫星联网通讯服务。
不仅如此,与马思克未来的星链相比,罗杰的“卫星”在费用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。它的价格至少要比星链便宜一半以上,这无疑将为广大用户带来更为实惠的选择。
当然,即便罗杰成功完成了“天网”的部署,他也不会立刻对外公布并开展通讯方面的业务。
这并不是因为他缺乏自信或者对“天网”的性能有所疑虑,而是因为他深知这样一个强大的系统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影响。
在正式推出“天网”之前,罗杰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风险评估。
毕竟,“天网”的主要功能是监控全球所有生物的痕迹,而“超导量子计算机”则会根据“食脑虫”的行为特征来快速有效地搜索它们。
这种监控能力无疑是极其强大的,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隐私和权力滥用的担忧。
此外,“天网”的附带功能——监控全球,更是让人们对其潜在的滥用可能性感到忧虑。
一旦这个系统投入使用,地球上所有的弹道导弹都将处于“天网”的严密监控之下,而且轨道上的战斗无人机还可以随时摧毁那些已经发射的导弹。
这意味着,只要罗杰愿意,他完全有能力通过控制“天网”来阻止任何国家之间通过互相发射导弹的方式发动核战争。
然而,这样一个功能强大的系统掌握在个人手中,必然会引起各方的关注和质疑。
联邦政府是否会对罗杰的行为表示不满?世界各国又是否会选择冷眼旁观?
这些都是罗杰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。毕竟,这样的技术实力一旦被滥用,可能会对全球的政治、军事和社会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这些都要有一个预案和评估,反正目前公司的资金还非常的充裕,就暂时不开展‘天网’的卫星通讯业务。
这倒不是罗杰突然变得‘圣母’起来,而是怕受到联邦政府的针对,以他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国家机器的力量。
罗杰接到了格瑞丝的通知、又有两个研制项目出结果了。
‘超导量子计算机’正常运行之后,很多规划研究项目经过计算机的多次模拟,少走了很多弯路。
前段时间的‘脑机’项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-生物芯片,已经研制出第一批16枚成品。
问题是如何进行人体试验,这个基地里面任何人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,这还需要重新建立一个团队来负责这个工作,同时也还需要解决法理上的一些问题,先让律师团队去操心吧!
科研成果出的太多、太快,竟然让他有了‘痛并快乐’的感觉了?
再一个就是格瑞丝帮他设计的新型超音速飞机,已经图纸设计和量子计算机的数据模拟了,可行性达到了98.6%,也就是说可以进入到了实施阶段。
与‘罗伊斯罗尔斯公司’的推进器研究,也已经全部结束了,两款新型推进器,该公司按技术贡献占据了17.3%的份额。
‘罗伊斯罗尔斯公司’提出的要求是,得到全球独家授权生产这两款新型推进器,罗杰经过综合考虑后同意这个方案,只是生产基地还存在分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