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说什么?唐军攻破了我们的营地?不可能!绝不可能!”侯赛因·优福虽素来精明,却也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布设的防线竟被唐军攻破。
初闻军报,他甚至误以为是捷报传来,以为唐军攻势已被阻截。
侯赛因早已探知有一支唐军主力正自大漠北上,意图与李乾部南北呼应。
为此,他做了周密部署,派重兵防守北方。只因李乾部抵抗顽强,他不得不从北线抽调部分兵力;为补强防御,又特命将壕沟加深拓宽,自以为可万无一失。
他怎会相信,自己认为铁桶一般的防线,竟会被唐军一举攻破?要他接受这一事实,确实不易。
“大人,千真万确!”亲卫高声确认,抬手一指,“您看,唐军正朝这里杀来!”
侯赛因顺其所指望去,果然看见唐军如潮水般漫过大食营地,正向龟兹城下滚滚涌来,势如破竹,无可阻挡。
“这……他们如何做到的?那壕沟我特意下令加深加宽,怎会被攻破?”侯赛因纵然机智过人,此时也不由得一脸茫然。
“大人,唐军手段……实在狠绝。”亲卫回想起填壕一幕,仍心有余悸,“他们让战马驮负土包,冲至壕边,直接驱马入壕……是以战马填平了壕沟!”
“以战马填壕?那得多少匹?二三十万?若驮土包,十余万足矣……好计谋!真是好计谋!”侯赛因心念电转,霎时想通其中关键,不禁脱口赞叹。
这等计策,连他也未曾想过,不由他不佩服。
“李乾,你真够厉害……不过,我定会击败你!”侯赛因下意识将此谋算归于李乾名下。
这却是冤枉了人,此计实为郭子仪所出,李乾只是深信郭子仪之能,才将北上增援之事全权托付于他。
此时,唐军在郭子仪指挥下已杀至龟兹城下,正迅速展开,意图将大食军队分割包围,与李乾里应外合,吞掉其一部兵力。
照此形势,若唐军得手,至少十五六万大食军将被围死。一旦陷入重围,面对郭子仪二十万大军与李乾十万之众内外夹击。
侯赛因·优福当机立断,高声下令:“撤!全军撤退!”
他虽心有不甘,却不得不做此抉择。临走之际,他朝李乾怒吼一声:“李乾!休要得意,你我龟兹决一死战!”
“正合我意!”李乾朗声回应,右手一挥,厉声道:“杀!大食人要逃!”
跳出唐军包围、整军再战,确是大食军眼下最重要之事,李乾岂会看不明白?更不会放任侯赛因得逞。他立即挥军追击,死死咬住后撤之敌。
眼下若能一举歼灭十几万大食军队,对后续战局无疑有着巨大助益。如此良机,唐军自不会放过,个个拼尽全力,奋勇追杀。
“休让大食人逃走!”郭子仪看得分明,当即指挥唐军从后压迫。
侯赛因·优福却毫无惧色,沉着指挥大食军向外突围。大食军不愧为精锐,虽处劣势却毫不慌乱,在其指挥下井然有序、步步为营,历经一番血战,终于成功脱出唐军包围。
“攻其营地!”李乾与郭子仪几乎同时下令,指挥唐军向大食营地压去。
然而此次进攻并未得手。大食军早有防备,在侯赛因指挥下守得铁桶一般;加之唐军未做二次越壕准备,难以突破壕沟防线,最终只在营前经历一场血战后被迫撤退。
“就地扎营!”李乾高声传令。
唐军初至龟兹便立即投入战斗,根本来不及安营。
此战虽未取得重大战果,但成功解了龟兹之围,挫败了侯赛因打击唐军士气的图谋,更在此地站稳了脚跟,这本身已是一场难得的胜利。
唐军开始有条不紊地安营扎寨,李乾与郭子仪则亲率一部兵力警戒四周,严防大食军出营袭扰。
果然,侯赛因从不放过任何机会。刚一整顿好军队,便数次派兵出击扰袭。所幸唐军早有防备,几次袭扰均未得逞,大食军只得作罢。
唐军营寨既成,以龟兹为中心延绵数十里,放眼望去军帐如云、气势壮阔。
李乾终于松了口气,与郭子仪、高仙芝等将领会合,共议军机。
高仙芝等人这一觉睡了整整一天一夜,醒来时疲惫尽消、神采奕奕,个个喜笑颜开。自大食东征以来,这是他们最为轻松的时刻。
高仙芝更是欢喜难抑,当年李乾离开安西都护府时还只是一名小小校尉,如今重返西域,已是威震天下、手握重兵的名将。
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他欣慰的呢?
“李乾!你这小子……快让岳父好好看看!”高仙芝不顾众人在场,老远便笑着嚷起来,脚步轻快地“飘”至李乾面前,双手按住他的肩膀,瞪圆眼睛上下打量,越看越是欢喜。
“小婿拜见岳父。”李乾向高仙芝行礼。
“贤婿免礼,免礼!呵呵……”高仙芝笑得合不拢嘴,这或许是他此生最欢喜的一刻。
哪个父亲不盼女儿得嫁良人?如李乾这般英雄了得的女婿,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,竟被高乐瑶寻得,高仙芝怎能不喜?他浑身洋溢着欣慰之情,整个人仿佛成了“欢喜”二字的化身。
“嗯,更结实了,更英武了,也更俊朗了!”高仙芝越看越满意,嘴角眉梢尽是笑意。
众将在旁看着,也纷纷抿嘴而笑,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。
“高都护,这事儿你可得好好谢我!”边令诚用手肘轻轻碰了碰高仙芝,笑着打趣道:“要不是我,你哪来大帅这样的好女婿呢?”
“监军这话说的,怎么又成你的功劳了?分明是乐瑶那丫头自己有眼光,跟你可没关系。”高仙芝与边令诚共事多年,交情甚笃,说话向来随意。
“高都护,您这话可就不讲良心了!”边令诚不依不饶,“您仔细想想,当初南征小勃律时,要不是我提醒您‘李乾英雄年少,堪为佳婿’,您能让高丫头随他去长安?论打仗您在行,可挑女婿的眼光,还得靠我,这怎能不算我的功劳?”
他说的确是实情。高仙芝听了咧嘴一笑,反嘲一句:“你眼光再好,自己不也没女儿?”
边令诚身为宦官,何来儿女?闻言神色一黯。高仙芝立刻意识到失言,忙赔礼道:“是我失言了,揭了你的旧疤。我请你喝酒赔罪!”
“赔罪不必,但这酒一定得请,不光请我,还得请将士们!”边令诚倒也豁达,并不计较。
“一言为定!”高仙芝郑重点头。
“高都护,什么时候请啊?”众将纷纷起哄,“这等喜事,可不能敷衍我们!”
“眼下战事正紧,不是饮酒的时候。待仗打完了,一定补上!”高仙芝爽快应承。
“那就说定了!可不许反悔!”众将笑着叮嘱。
众将随李乾步入帅府。李乾居中而坐,高仙芝陪坐侧位,这本是高仙芝的位置,但如今李乾军权更重、官阶更高,主位自然由他坐。商议军机乃公务,须按规矩行事。
“禀大帅,战果已初步清点完毕。”李泌与杜甫手持军报入内,向李乾行礼。
李泌禀报:“此战共斩敌两万一千余,伤敌七千,缴获战马三千余匹。我军阵亡上万,伤六千,战马损失十万余匹。”
李乾颔首道:“此战最大损失确是战马,皆因郭将军填壕之策所致。虽代价不小,却也值得,郭将军来得及时,我们击退了侯赛因·优福,更在此地站稳了脚跟。”
这代价确实值得。若非郭子仪及时赶到,李乾所部伤亡必更惨重。
相较之下,人远比战马重要。再说如今征调突厥参战,唐军战马储备充足,损失十万匹尚可承受。
“大帅,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?”有将领出声询问。
此话问出众将心声,人人望向李乾,凝神静听。
“我意,我军当养精蓄锐,暂作休整。”李乾朗声答道。
“附议。”李泌、高仙芝、郭子仪齐声赞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