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赛因·优福的大帐中,一众大食将领正争论不休。
“大人,我们应立即出兵,与唐军决一死战!”
“没错!唐军害我们损失如此惨重,此仇非报不可!”
原本唐军前来解龟兹之围时,大食军占据优势,极有可能全歼李乾所率的十万唐军。眼看胜利在望,却骤生变故,郭子仪率军自北方大漠突袭,一举攻破防线,打得大食措手不及,伤亡甚至远超唐军。
如此逆转,令大食将领难以接受,一提此事便群情激愤,恨不得立刻与唐军拼个你死我活。
“唐军虽暂占上风,但他们远道而来、连番恶战,早已疲惫不堪。我们正该抓住这难得时机,全力进攻,不给他们喘息之机!”
众将皆经验丰富、深谙兵道,所言确有道理。
然而,侯赛因·优福却摇头否决:“暂不决战,全军休整。”
“大人,这是为何?”众将大惑不解。眼下开战明明对大食有利,以侯赛因之精明,不可能看不透,为何按兵不动?
“你们所言确有道理,但你们只看到了眼前,却未察觉其他方向的危机。”侯赛因难得耐心解释,“我们此次失利,正是因为北方防线被破、遭敌突袭。你们以为,大漠之中只有郭子仪这一支唐军?”
按侯赛因原本谋划,歼灭李乾十万大军本已胜券在握,战局一度朝有利方向发展。
谁知变生肘腋,郭子仪自大漠突袭、破其防线,令侯赛因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。
一提北方防线,众将仍愤懑难平。
“难道大漠中还有唐军?”众将有些难以置信。
“必然还有。”侯赛因语气笃定,重重点头,“从大漠而来的这支唐军,不过是李乾故意暴露、用以迷惑我们的棋子。若你们以为仅此一支,便正中李乾下怀。眼下我们不能决战,正是因为尚未查明,大漠中究竟还藏着多少唐军?”
说到此处,他眼中精光乍现,声调陡然提高:“若唐军在大漠中真还埋伏着一支大军,待我两军决战正酣时从背后突袭……那后果,不堪设想!”
接下来的大战,必是两军全力以赴的生死搏杀。若在紧要关头忽有一支唐军自背后杀出,结局如何,即便用脚后跟也想得出来:那将是毁灭性的灾难。
“这……”众将悚然震惊。侯赛因既说有,那必然是有,无人敢怀疑。想到那可怕后果,个个心惊胆战。
“眼下最紧要之事,并非与唐军决战,而是查明大漠中究竟还有多少唐军,这才是重中之重!”侯赛因决不容许局面失控,定要心中有数。
“大人英明!”众将齐声叹服。
侯赛因当即分派人手,命其深入大漠查探虚实。
-----------------
大漠深处,一处唐军营地悄然矗立,规模不大,约莫驻扎着两三千人。
一队大食斥候悄然现身,留下几人警戒,其余人则潜行靠近营地。
他们步步谨慎,眼看即将抵近,却恰逢一队唐军巡逻兵经过。
斥候只得屏息凝神,藏身暗处。不料巡逻队突然转向,直朝其藏身之处走来。眼看行将暴露,斥候只得跃身而逃。
“有奸细!抓奸细!”唐军巡逻队立时高呼追击。
喊声惊动营中唐军,不断有人策马冲出,加入追捕。顷刻之间,已有数百唐军展开围堵,声势惊人。
大食斥候拼命奔逃,却终究难脱重围,最终或被杀或被俘,连远处警戒的同伙也未能幸免,这支斥候队伍全军覆没。
另一处唐军营地规模显着,驻扎兵力约有上万。
一队大食斥候再度潜行而至,竟侥幸混入营地内部。
斥候心中暗喜,以为终于可探明此地兵力虚实。
然而好运到此为止,他们不知不觉竟落入唐军的包围圈,待惊觉时已退路尽断,唯有全军覆没。
又一营地,并非唐军驻地,而是突厥人的营帐。营地占地颇广,帐幕林立,估摸驻有上万人。
大食斥候悄然而至,却察觉一桩异事,这处突厥营地中尽是精壮兵士,营中人人骑马射箭、演武操练,一派热火朝天。
“是突厥的兵营。”斥候迅速判断。
头目将人马分作三路,一部警戒,另两部从两翼潜入营地。
此番斥候运气极佳,竟顺利潜入营内未被发觉。
其中一队更是机缘巧合,听到了突厥首领与头目们的谈话。
众人正大碗喝酒、大块吃肉,谈兴正浓、唾沫横飞。
“大唐征调我们,是要跟大食人决一死战!咱们得拼命打,多杀敌、多立功!到时候,朝廷赏赐少不了,精美的丝绸、香醇的茶叶,要多少有多少!”
“首领还能加官晋爵!部落草场、牛羊人口都会更多!看谁还敢招惹我们!”
“你们可知这次大唐征发了多少突厥勇士?”
“这等机密,我们怎会知道?难道你晓得?”
“我当然知道,十六万!”
“十六万?这么多?看来大唐真要大打一场了!”
征发十六万突厥人参战,实为重大机密,必须尽快禀报侯赛因·优福!一名斥候激动之下,不慎弄出响动。
“谁?!”首领厉声喝问,拔刀冲来查看,却未见人影,原来那斥候机警异常,早已遁走。
“好险!”逃出营地的斥候惊出一身冷汗。此番刺探虽险,却收获极大,竟获悉突厥征发人数。
若能探得唐军发兵数目,更是大功一件,可惜只能想想。但仅此情报,已属大功,斥候立即折返禀报。
------------------
大漠深处,李光弼的帅帐内,他静坐沉思,默然不语。
“禀将军,发现大食斥候,已被我军歼灭。”
“禀将军,又发现大食斥候……”
一连串军报接连传来,李光弼只是静静听着,始终未发一言。
“征发突厥的数目,已经透露出去了。”
“大唐出兵的数目,也已让大食知晓。”
待所有禀报完毕,李光弼终于开口:“做得不错。”他目光深远,仿佛穿透帐幕望向远方,“侯赛因·优福,你自诩精通华夏兵道,可你可知何为虚、何为实?”
----------------
龟兹城下,侯赛因·优福的大帐中,气氛凝重。侯赛因神色肃穆,正仔细听取军情。
“禀大人,发现一处唐军营地,兵力约两千。”
“发现一处突厥营地,全是精壮士兵,人数不下万余。”
“突厥人真是卑贱!他们的祖先被唐人所灭,如今竟甘为走狗、替唐人卖命,简直贱骨头的!”有将领忍不住怒骂。
“不卖命又能如何?若不卖命,只怕早已被唐人灭种绝后了。”另一将领倒是看得明白,突厥人实为形势所迫。
侯赛因右手一抬,止住众将议论,沉声道:“继续。”
“经查实,此次共征发突厥十六万,唐国发兵二十三万。”亲卫高声禀报。
“这么多?”帐中将领齐声惊呼。
合计三十九万大军,兵力已是不小。以唐军之强悍,众将皆感棘手。
“果真查实了?”侯赛因沉声追问。
“禀大人,此数为斥候亲耳所闻。”亲卫忙答。
就在这时,一名斥候被引至帐前,人未到声先至:“不对!我听到的是唐国发兵五十万,征发突厥四十万,总计九十万大军!”
“绝无可能!”众将纷纷反对。
又一名斥候快步进帐:“我听到的更多!唐国发兵百万,征突厥百万,总计两百万!”
紧接着再有一人入内:“你们谎报军情!我查明的是唐发兵三十五万,征突厥二十八万!”
斥候接连被引入帐中,所报数目各不相同,差距极大。众将听得面面相觑,不知该信何人。
虚实之道,正是如此。李光弼自然不会透露真实数字,更不会只放出一组消息;他布下重重迷雾,果然令大食将领困惑不已。
“李乾,你想以此迷惑我?这等小把戏,岂能难得住我?”侯赛因冷笑一声,令道:“将你们探得的具体数目报上来即可。”
最终汇总之数为,于大漠中发现唐军两万六千、突厥四万三千余。
“继续探。”侯赛因眉头一挑,斩钉截铁下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