慕珣点头:“自是申侯爷。”
“你确定一无所获?”慕琋也不知是怀疑还是单纯生气,故此一问。
慕珣也不多想,比慕琋的心态还要躺平:“是不是一无所获又如何?如今我们都不打算配合申侯爷,究竟该想一想的倒是往后如何应对他?或者如何向他交代?”
早晚有摊牌那一天,但不是现在。
慕琋对此不愿多想,恢复身份的胜利就在眼前,她要先走出这一步,往后再说。
慕珣多少也了解慕琋心中所想,也是叹声:“唉,罢了,反正现在天高皇帝远,我们先好好过个年。回去的事情回去再说,只愿你能如意,我也就……”
后面的话不知是什么,却没再说下去。
-----------------
大虞玄黄二十一年二月初一,墨阳城虞王宫天钧殿内,虞王慕极高踞盘龙金椅,阶下文武百官,蟒袍玉带与森然甲胄交相辉映,分列左右。
慕琋赶在正月最后一天带众返回到墨阳城。
回来之后,旁人都好说,唯独她再没理由住去栖凤台,只能回转金方君府。
既是凯旋又有军功在手,气象不同,倒也不怕高氏一族。且第一时间先大张旗鼓去看望始终“重病在床”的慕桢。
慕桢的尸体既被邪法所控,又下了巫蛊,自然是不坏不腐,但时间长了终究泛出乌黑铜金色。
这种颜色无论在活人身上还是死人身上,都瞧着瘆人。
慕琋也不要求邪巫再演示什么坐起身来、睁眼张口的法术,就都十分“默契”默认金方君慕桢还没死透。
之后双方各忙各的,高氏大约没想到慕琋能胜利凯旋,不得不做进一步安排。
慕琋一方面让慕珣进一步密切监视高氏一族动向,另一方面则是安排好白肃等南境随行将士以及看住暂押的朱明君,以防临时生变。
但这些也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挨到第二日虞王慕极升殿。
慕琋外穿金方世子的紫金蟒袍,内裹一身月华莹白衫裙。
今天她终于可以实现一直以来的愿望,要虞王慕极兑现承诺,提出恢复女儿身,恢复郡主身份。
月华莹白衫裙就是为这样的时刻准备的,过了今日,无论如何,她都可以像初升明月,光华如新开启新的人生。
在此之前,慕琋还特要慕珣陪同,并加上必要入宫受赏的白肃。
镇南军为避免猜忌,最后就只派了白肃一人为代表,加上两名戴荣生前的副将一同前来墨阳。
白肃妆容还是做简单女子发髻装扮,但半身银盔银甲,身形笔直,下颌微扬,更加英姿飒爽,也更承受来自四面八的审视。
也难怪。
别说大虞,就是往上再数几个朝代,练武的女子也不是没有,将门虎女亦不算稀奇,但要说光明正大,披甲上阵,又能让人真心称一声“女将军”的,至今还没有。
阶下跪伏着一身团锦华绣的朱明君,慕琋始终没太为难过他,就也还保持住了人形。
虞王平淡而威严的声音毫无温度:“金方世子慕琋南境一行,驱除海寇,擒获罪首,救回朱明君,功在社稷。可惜戴荣戴将军不幸身死,戴荣妻白肃将门之后,亦不负其夫所托,立下战功,都当厚赏。”
慕琋一礼,自己的要求不提:“此番南境大捷,微臣实不敢贪天之功,首功当属白肃白将军,白将军以巾帼之身,临危受命。是她,于绝境中收拢溃卒,重整旗鼓,聚沙成塔;是她,于刀光血影间运筹帷幄,料敌机先,智勇无双;更是她身披银甲,执锐前驱,刀锋所指,海寇丧胆。白将军之下,戴将军麾下令有七名重将,壁垒所向,贼众披靡,大军所至,所向无前,克复失地,南境疆土得以保全,数十万黎庶免遭流离。这些都在此前上表中有详报。微臣在此特向王上恳请,白将军之功,彪炳日月,光耀三军,其忠勇智略,可昭后世。伏请王上恩典,特赐封白肃为我大虞第一位女将军。”
此前慕琋虽然称呼白肃为“白将军”,对外也说白肃是“女将军”,但白肃终究没有正式官职和封号,旁人默认也不过是看在戴荣之气,武将世家出身的面子上。
慕琋不忘承诺,势必要为白肃争取正式的名分。
但此言一出,大殿之内哗然。
老将军庞铭颤巍巍的身体洪钟般的嗓门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:“妇人焉能掌兵?军国大事,从来是男儿抛洒热血的沙场,让一个娘们披甲挂帅……也就是金方世子不懂领兵打仗才会出此下策。此次南境大捷,恐怕还是有赖于戴荣手下三军将士,世子怕是搞错了。”
庞铭这么说话,是要把慕琋的功劳也一并抹去吗?
慕琋刚要反唇相讥,庞铭之子,那位服海将军庞逸就也跟着嚷嚷:“就是,若是封女子为将军,军心何在?士气何存?这简直是拿国之安危、儿郎性命当儿戏。末将坚决反对!”
虞王重武轻文,天钧殿上向来武将说话的声音最大也最肆无忌惮。
庞逸这么一嚷嚷,数名武将也都立即出言附和。
末了相邦周宣也跟着站出来:“《礼记·内则》有云:女子十年不出……唯议酒食,不预政事。《易》曰: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,此乃天地纲常。将军之位,统御千军,执掌生杀,此乃至阳至刚之权,非区区妇人可以僭越。白氏虽未武将世家出身,但终非正途,金方世子为其请封,此乃动摇国本之举。老臣万万不敢苟同。”
相邦周宣,六十有三,文臣之首,向来低调,轻易不发话,今日不知怎地竟然也开始站队。
慕琋此前从未见过这老头,但凭原主记忆和周宣所站位置推断,觑着虞王此时不悦的面色,估计这老头大约是察言观色,因此来补上一脚。
不过,周宣之女便是虞王后宫的周美人,那么周宣也就是二王子,公子玏的外公。
据说许多人看好公子玏,愿意暗中扶植,就是因为周宣暗中势力也不小。